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风党建 > 党建学习

2024年度纪检监察摘要第02期

  • 日期: 2024-02-19
  • 来源: 新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
  • 浏览数: 513

志要高华 趣要淡泊

       明代陈继儒在《小窗幽记》写道:“志要高华,趣要淡泊。”大意是说,志向应该高洁远大,志趣应该淡泊恬静。“志要高华”表达了一个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,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,“趣要淡泊”则强调我们应该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,不被物质所左右。

       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志,意也”,“志”字本义为内心追求的目标。立志是成才的动力,是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意志。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有言:“志不立,如无舵之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?”这告诫人们,如果没有树立远大的志向,就像船儿没有舵,就像马儿没有缰绳,虽然也在漂流也在行走,但终究因没有方向而失去了前进的意义,不知道方向在哪里,在哪里停止。“趣”字由快速、疾走的本义引申出两个意思,一是行动的归向,二是心理和意志的归向。诚如《读书录》里的一句话:“欲淡则心虚,心虚则气清,气清则理明。”文章认为,凡志存高远者,始终坚守初心,淡泊名利,培养底气、涵养才气、提升正气。

       志向远大与志趣淡泊是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。真正的志趣淡泊是追求远大目标的同时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,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单朴素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、更稳、更充实。宋代张载曾说,“人若志趣不远,心不在焉,虽学无成。”有了志向目标,就要孜孜不倦,勤勉不息,达到目标,实现理想。孔子称赞颜回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实际上,淡泊正是为了排除世俗名利的羁勒,向自己的内心探索,正如诸葛亮所说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
       志不真则心不热,心不热则功不紧。要想成就事业,必须意志坚定,热情不减,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,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,不断挑战自己,超越自己。1922年,远赴重洋的聂荣臻在给父母的家书中写道:“况男远出留学,所学何为?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,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。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,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……此男素抱之志,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!”他把通过革命救同胞出水火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。焦裕禄立志“拼上老命大干一场,决心改变兰考面貌”,是因为他“心中装着全体人民,唯独没有他自己”。

       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,应立下鸿鹄之志,心怀“报国之志”,筑牢坚如磐石的信念,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。如果过分追求名利和享乐,就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,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。要以“两袖清风不染尘”的正气,扣好廉洁从政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要常存敬畏之心,解决好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的问题,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时,不被金钱和地位所迷惑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。